
2012 年,湖北工业大学的王勇提出了随形冷却管道的分型制造方法。这个技术是通过设计两个分型面来实现随形冷却。第一次分型是为了设计好型芯和型腔的结构,让模具能分开;第二次分型是把型腔结构分成两部分,而且第二分型面和第一分型面是平行的。在第二分型面那里,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做出和塑件产品结构能对上的凹槽,再用密封条封好,这样在第二分型面这里就能实现随形冷却的效果了。这种技术能把随形冷却管道的制造和传统加工方法连起来,解决了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在做注塑模具冷却系统时,只能做出直线型冷却管道结构的问题。不过,这种技术对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,不然在注塑的时候就可能会漏液。也是在2012 年,湖北工业大学的何寅提出了硬质注塑模的生产制造技术。这个技术是根据等离子沉积技术先做出一层石墨基体,然后用翻制工艺一层一层往上加,最后做出注塑模具。做出来的石墨基体的形状结构和塑件产品的外形结构能对上,这样得到的注塑模具零件结构就能有效地实现随形冷却。

冷却系统对保证注塑成型的周期和制品最后的质量特别重要。怎么缩短注塑制品的生产周期,同时把产品质量提上去,这是注塑工艺研究里很重要的一个问题。冷却系统不光影响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,还决定着模具的冷却性能和加工成本。跟传统的直线型冷却水道比起来,随形冷却水道的冷却效果更好。但是因为随形冷却水道是三维结构的,用机械加工方法很难做出来,这对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来说是个难题。随形水冷系统一般是用机加工艺做出能拼成三维水道的镶块零件,然后装配起来形成随形水冷管道。可这种方法工艺太复杂,做出来成本高,后期维护也麻烦,所以没办法推广使用。